看到前方有測速監控點位,立馬猛踩剎車減速,這是許多“老司機”慣用的對付測速電子警察的“秘籍”。不過,現在這種方法恐怕不太好用了,1月28日起全路網“區間測速”在省內高速公路正式啟用。
為進一步加強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,規范行車秩序,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,浙江省公安廳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在轄區高速公路全路網843段區間開展區間測速,并將于1月28日起,利用區間測速設備進行超速行駛交通違法行為查處。
所謂區間測速是檢測機動車通過兩個相鄰測速監控點之間的路段(測速區間)的平均速度的方法。 比如,某高速路段測速區間距離為10公里,該路段限速每小時120公里,車輛如果用5分鐘或多于5分鐘的時間跑完,那么其平均時速就低于120公里符合限速要求;如果在通過該區間耗時不足5分鐘,那么就超速了。 答:點測速不會取消。(區間測速“上崗”并不意味著其他測速系統“下崗”了,固定測速、流動測速、GPS測速將會和區間測速互為補充。) 答:目前全省區間測速路段長度基本上以2-10公里為主,加上前期的55處區間,全省已有近900處區間,基本覆蓋全路網,用前快后慢、中間休息等方法逃避處罰將越來越難。 答:區間測速是通過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實現的。在前后兩個測速點的監控設備均是分車道抓拍,即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從最左邊車道變線到最右邊車道,電腦系統也可以進行自動識別比對,不會影響區間測速的結果,同時隨意變更車道容易引起更大的傷亡事故。 答:每個監控設備都具備車牌識別功能,在同一區間內經系統自動比對、計算后確定超速違法,最后經人工審核后告知車輛所有人。 答:以往“電子狗”都是通過事前記錄測速點位,然后根據設備自帶的GPS數據判斷車輛行駛至臨近點位時做出提醒,駕駛人在點位前減速躲避處罰。目前我們全路網區間測速從上高速就開始測速,相當于一段接著一段的算平均速度,電子狗基本上可以說沒用了。 答:出車前檢查車況并提前做好行車規劃,上車后系好安全帶,在高速公路上按車道限速行駛,保持安全車距,困了累了駛入就近服務區休息,避免疲勞駕駛。 答:同一輛機動車在同一道路的同一行駛方向,違反限速規定交通違法行為處于持續狀態,被高速公路交警大隊轄區的測速取證設備記錄多次的,選擇一次最為嚴重的違反限速規定行為實施處罰。區間測速是什么?
1.固定測速、流動測速、GPS測速是否會取消?
2.有些人為了逃避區間測速,有人會將車開進服務區拖延時間,交警如何應對?
3.變換車道會影響測速結果嗎?
4.如何確保前后兩個攝像頭對號牌識別的準確率?
5.區間速度對“電子狗”的影響?
6.區間測速上線后怎么開車最保險?
7.如果經過多個城市,區間測速都測出超速,是不是一次性會得到多張罰單?
發表評論: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